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于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澳门太阳城安卓app: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
2018年,所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所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中国科学院新时期办院方针,加快改革创新发展步伐,在党建工作、分类改革、重大任务争取、高端科技智库建设、重大成果产出、人才队伍和支撑能力建设、对外合作等各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着力组织实施研究所“十三五”发展规划,特色研究所试点建设顺利通过验收;新争取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成效突出,科研经费再创历史新高;科技奖励取得新进展,优秀青年人才快速成长;综合实验楼全部完工,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增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教育为抓手,促进党建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进展。研究所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综合实力在国内资源环境研究机构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地理资源所科研系统由7个实验室、3个台站组成,分别是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所重点实验室、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禹城综合试验站、拉萨高原生态综合试验站、千烟洲生态试验站。
地理资源所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与其他单位共建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北京市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设有理化分析中心和五个专业实验室构成的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拥有禹城综合实验站、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禹城站、拉萨站、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3个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野外站。建成中国物候观测网、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和水循环实验网络3个全国性观测研究网络,共同构成了研究所野外观测研究平台。建成完整的数据共享平台,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数据汇交中心、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国家电子政务工程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分中心。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中心、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6个院非法人单元挂靠在该所。此外,还设有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专业图书馆。
截至2018年底,地理资源所共有在编职工639人。其中科研人员442人,科技支撑人员124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0人,副研究员及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50人。
共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2人(新增2人)。
地理资源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设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地理学(含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4个二级学科)、生态学;设有环境科学1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设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气象学、生态学、环境科学、7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农业管理(农业硕士)、农业工程信息技术(农业硕士)、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点。设有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862人(其中博士生551人、硕士生284人、外国留学生27人),在站博士后为241人。
2018年,地理资源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20项。其中,第三完成单位的成果“综合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单位成果“中国边境地区人口分布的地域特征与国别差异”获中华人口奖一等奖,“国家精准扶贫成效评估决策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城市路面交通碳排放监测评估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2018年,地理资源所共有在研项目/课题1457项(包括新增项目/课题711项)。其中,主持国家研发计划项目24项(新增3项),课题78项(新增10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973课题4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3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大项目课题8项,重点项目26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面上项目189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1项,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6项,联合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应急管理项目7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5项;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15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10项,中国科学院STS项目6项;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研究项目13项(新增1项);承担经费在100万以上国家部委委托项目13项、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69项。
2018年,地理资源所共发表论文2290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录论文1192篇,国内刊物1010篇,EI、ISTP及其他国外刊物论文88篇。出版学术著作(地图集)63部,获得授权专利33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75项,完成各类规划9项,各类标准12项。共有17份咨询报告与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
2018年,刘彦随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邓祥征、汤秋鸿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马泽清、陈明星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张永强、刘刚入选中科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A类学术帅才;1人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
2019年4月